近年煤化工項目上馬的環評環節,大都以廢水零排放的技術陳述獲得環評的報告和項目的通過,但是這個行業項目實現零排放,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技術局限性。
首先,煤化工企業多處于偏遠地區,無論最后的零排放產物是結晶固體還是超濃縮廢液,都是難于跟較高技術再無害化處理的產業機構產生合作,主要是運輸成本過高;
另外,即使最終產生的是固體結晶鹽,其中仍然含有多種無機鹽和大量有機物,這種成分復雜的結晶鹽被暫定為危險廢物。目前,國內外尚無針對這種雜鹽資源化利用的工程示范和成熟研究,國內有些實驗室已經有“膜分離—蒸發結晶”將該雜鹽在結晶過程中分離成氯化鈉和硫酸鈉等不同的鹽分,但依舊不能徹底將《國家危險廢物名錄》中列出的有機危險成分:雜環類物質、酯類物質、多環芳烴、長鏈其他烴類,經過分類分質的結晶鹽依舊屬于危廢。而危廢物質的處理,市場價從2000-15000元人民幣,后續處置成本太高,成為煤化工企業廢水真正零排放困難重重。
最后,很多對環境不可避免的造成危害的蒸發塘等設施,已經被證明是無法消納和解決廢水零排放的問題的。以及很多企業,將這部分水用于對煤堆、灰場和渣場進行噴灑。由于廢液中的氯離子含量高,噴灑煤堆造成其對燃燒設備的腐蝕,噴灑灰渣不但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還影響其再利用效率。噴灑環節,未來也會被逐漸杜絕和禁止。
因此,對于目前的煤化工廢水,徹底的廢水零排放技術困境依舊沒有通路,智能做到近似廢水零排放。在這樣的技術環節中,無論可以被生化降解還是不能被生化降解的高鹽廢水,最終的解決目標都是傳統膜法的濃水再處置這個關鍵點上。
在之前的技術狀態里,這部分濃水除了直接蒸發,再很難找到中間技術,能夠將之再進行濃縮,而對于蒸發來講,其含鹽量有相對較低,蒸發水量和成本太高。因此,將之再濃縮達到蒸發適宜的含鹽量和較少水量,是進行該廢水零排放的關鍵環節。
源自德國的平板碟片式反滲透技術,于近年傳入中國,成為這亟待解決的關鍵環節不可替代的技術。因其有如下不可替代的重要特點:
-
較之傳統卷式反滲透膜而言,即使是耐污染的種類,平板碟片式反滲透技術DTRO擁有寬泛很多倍的耐污染性,COD耐受量可達到上萬毫克升;
-
極好的適用于高含鹽廢水的濃縮工況;
-
同樣的膜面積,可以有較傳統卷式反滲透更高的通過量;
-
根據水質和濃縮要求,可任意模塊化的串聯或并聯設計;
-
清洗管理操作方便,可以單獨更換單支膜組件中的一片或幾片膜片,維護成本低,且需要的技術素養低;
-
系統智能化自動運行,清洗和再生工況比傳統反滲透膜系統更簡單。
-
對預處理的工藝要求簡單,處理流程短且預處理成本低。
該技術同時被廣泛應用于垃圾滲濾液的零排放處置、其他高濃度含鹽廢水零排放處理、脫硫廢水零排放、海水淡化工程以及回收分離廢水中高附加值產物的工藝環節中。
北京欣欣綠洲環保,匠心誠意只為青山碧水!專注環境治理、零排放、高效節能20年!精于污水減量濃縮、廢水零排放、垃圾滲濾液處理、蒸發結晶裝置、DT反滲透、污水深度處理、高精度過濾器、污泥減量處理、大型設備節能、智能控制系統,方案。
文章關鍵詞:廢水零排放,污水減量濃縮,DT反滲透